浙大市一医院多学科通力协作精准拆除大血管毗邻“定时炸弹”

发布时间:2021-01-01 浏览量:5246次 来源: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45岁的王女士1个月前,偶然发现血压升高,到医院检查发现血压竟然高达三级(高血压三级:收缩压大于等于180mmHg和(或)舒张压大于等于110mmHg)。这可吓坏了王女士,相关检查后,肝脏磁共振提示肝门部肿块,性质不明。

    王女士慕名来到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肝胆胰疑难病多学科门诊,这是由该院徐骁院长领衔的MDT门诊,经验丰富的徐院长团队立刻意识到,这颗肿瘤并不简单!



(术前影像检查)

    入院后,徐院长立即通过市一医院院士云平台,与郑树森院士等专家开展在线多学科会诊。专家们仔细分析影像学及其他检查结果,考虑为罕见的肝门部异位嗜铬细胞瘤,建议手术切除。这将会是一场极其惊险的手术,由于嗜铬细胞瘤的特殊性,术中任何对肿瘤的轻微触碰都会导致血压剧升,而阻断肿瘤血供后又会出现血压陡降而危及生命。同时肿瘤又侵犯了肝脏最深部的尾状叶及下腔静脉,分离难度极大。

图片

(肝门静脉结构图)

    手术过程就如同拆除一颗随时可能爆炸的炸弹。这也对手术团队、麻醉团队及护理团队共同组成的“拆弹部队”的精细操作水平与配合默契程度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图片

(徐骁院长、何华东主任等专家手术团队)

    经过近2周精心的术前准备,患者的血压终于降到了理想值,手术如期举行。手术由徐院长领衔,集结肝胆胰外科、泌尿外科、麻醉科、手术室等多学科合作团队。何华东主任、孙建良主任、周宁宁护士长等在术中精准配合。术中游离肿瘤过程中果然出现了血压飙升,肿瘤切除后又出现血压剧降,让手术室里的人都捏了一把汗。麻醉科孙主任根据预案沉着应对,很快稳定住了患者的血压、心率。在2个小时不到的时间里,经过多学科协作市一医院手术团队成功为王女士拆除体内的定时炸弹,患者转危为安。


相关链接:
图片
异位嗜铬细胞瘤,又被称作儿茶酚胺分泌瘤,大多来源于肾上腺髓质细胞。肾上腺以外的嗜铬细胞瘤,很难被发现,一旦定位准确之后,需要尽早进行手术切除。该病的症状大多为突发性的。
嗜铬细胞瘤的典型临床表现差异很大,轻者无任何症状或体征,严重者可突然发生急性心衰,恶性高血压,低血压或休克,甚至脑出血、脑梗死。病人可因长期高血压致严重的心、脑、肾损害或因突发严重高血压而危及生命。

专家简介

图片

徐骁

浙江大学医学院副院长,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党委副书记,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长期从事外科领域临床、科研、教学,对肝胆胰外科及肝移植领域常见病和疑难病诊治有丰富经验,尤其擅长肝胆胰肿瘤、终末期肝病肝移植手术。

门诊时间:

肝胆胰外科名医门诊(周一上午)

肝胆胰疑难病多学科门诊(周三上午)

门诊地点:

杭州市浣纱路261号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楼2楼221诊室

【识别二维码,一键挂号】










相关阅读

出诊信息 预约挂号 特色诊疗 检查结果 就诊指南 微信

市一微信公众服务平台

返回顶部

地址:杭州市浣纱路261号

电话:0571-56005600

信箱:hzsyyy1@163.com

传真:0571-87914773

  • 订阅号

  • 服务号

Copyright © 2011-2025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浙ICP备05019227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202000483号 技术支持:新慧医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