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绽,杨柳青:清明时节话养生

发布时间:2019-04-08 浏览量:3281次 来源:傅大治

“燕子来时春社,梨花落后清明。”踏着春天的节奏,4月5日我们又将迎来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清明节。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五个节气。民俗专家表示,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在现实社会中有着巨大影响力的民俗节日。清明,乃天清地明之意。清明节气,太阳到达黄经15度,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日均气温已升到12度以上,此时正是桃花初绽,杨柳泛青,凋零枯萎随风过的明朗清秀景致的再现。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副主任中医师傅大治说,就中医养生来讲,清明也是一个尤为重要的节气。如何在清明时节养生呢?

一、饮食养生

清明时节,应吃些护肝养肺食物,如菠菜、韭菜、荠菜等新鲜时令菜。饮食要订量,不要暴饮暴食,不应多吃羊肉或酸性食物。顺应春天的养生天机,适当地“增甘”,即补充点甜食,但不宜过多。

二、穿衣养生

俗话说“二、八月乱穿衣”二月就是指的清明前后,此时的温度变化大,早晚温差大,所以要准备一件随时易脱的外衣,根据天气变化,随时加减外衣。“春捂”也是让穿衣注意保暖,不要早早脱棉衣。以防感冒和其它病毒侵入。

三、起居养生

这个季节注意生活的起居规律要有所调整,晨起时间应该逐渐提早,比冬季要提早半个小时起床为宜。晚间睡眠时间晚睡半小时。适应大自然的规律,所谓“闻鸡起舞”就是早起到河边、林间走走,呼吸新鲜,适当运动。

四、出行养生

清明节踏青时,不宜运动量太大,做适当的运动。老年人的心率应控制在105次/分钟,呼吸控制在24次/分钟。中青年人相对参数适当放宽。有高血压、冠心病、气管炎等疾病的中老年朋友,更要注意运动量的减少。

五、情绪控制

清明节扫墓时,一定要注意情绪的控制,有些人容易触景生情,难以控制感情,受对先人的思念,过度的悲伤,产生负面影响,容易诱发病情,尤其是中老年人,一定要注意情绪的调节和控制。

六、喝茶养生

春季最好的养生茶是“菊花茶”、”红枣“和"绿茶“菊花茶清热败火,春天干燥的气候适于”菊花茶“和“绿茶”滋润和红枣茶滋养的护肝作用也适合清明养生。

此时也是养生保健的大好时机,中医讲究“天人合一”养生也应顺时养生才能更加效果显著。







相关阅读

出诊信息 预约挂号 特色诊疗 检查结果 就诊指南 微信

市一微信公众服务平台

返回顶部

地址:杭州市浣纱路261号

电话:0571-56005600

信箱:hzsyyy1@163.com

传真:0571-87914773

  • 订阅号

  • 服务号

Copyright © 2011-2025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浙ICP备05019227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202000483号 技术支持:新慧医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