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翼皮肤的肿物才米粒大小竟然是癌

发布时间:2020-05-18 浏览量:6978次 来源:李金晟

70岁的张奶奶(化名)于6个月前就发现自己右侧鼻翼上有一肿物,如米粒大小,但无皮肤瘙痒等任何不适,当时也就没有放在心上。可近来,这颗肿物明显增大,直径有0.4CM,色黑,且颜色不均一,边界不清晰,并且肿物的中央已经出现了溃疡、出血,这才到医院就诊。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医疗美容科(整形外科)副主任李金晟根据上述表现,初步确定为“基底细胞癌”,并当即决定将张奶奶收治入我院,在李金晟副主任的指导下由刘传波医生为张奶奶手术行根治性切除,术中立即将标本切片送往病理科进行术中标本定性。经过1个小时的等待,术中冰冻切片提示为基底细胞癌,基底及切缘阴性。遂马上为张奶奶进行了局部鼻唇沟皮瓣修复术。

三天后,张奶奶的常规切片再次确认肿瘤病灶全部切除干净。

术后一周拆线前照片

术后半年,刘传波医生也为张奶奶安排了定期随访,张奶奶术后功能及外观均恢复良好。

术后半年随访照片


基底细胞癌是什么?

输入

基底细胞癌是来源于表皮基底层细胞及皮肤附属器的恶性肿瘤,因此也叫基底细胞上皮瘤,是发病率最高的皮肤癌,也是人类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同时也是非常容易被误诊和漏诊的皮肤恶性肿瘤之一。它好发于头面颈等暴露部位,尤其是面部突出部位,与紫外线,放射线有关,多见于老年人。绝大部分的基底细胞癌的预后是非常好的,总体来说,基底细胞癌其恶性程度较低,病灶局限,生长缓慢,极少转移。


基底细胞癌的临床分型及表现

输入

  1. 结节溃疡型:最常见,开始为皮肤色、灰白色、蜡样或暗褐色小结节,逐渐增大,中央出现溃疡,边缘呈珍珠样,严重者可累及局部软组织甚至骨骼。

  2. 色素型:与结节溃疡型相似,但病灶呈褐色或深黑色,与恶性黑色素瘤鉴别。

  3. 硬化型:表现为硬化的黄白色斑块,质硬,边缘不清,表皮长期完好,晚期出现溃疡。

  4. 浅表型:常见于躯干,特别是上胸部,病灶呈红斑或脱落屑性斑片,逐渐向周围扩大,斑片周围可部分包绕珍珠状边缘,斑片表面可见小片浅表性溃疡和结痂。

诊断

输入

病灶呈局部浸润性生长,典型表现为中央型溃疡,珍珠样边缘,慢性病程;确诊依靠组织病理检查(诊断金标准)。


治疗

输入

根据年龄、病灶大小和部位等综合判断。

治疗的首要目标是完全切除肿瘤、避免复发,并最大程度地保留外观和功能、减少对容貌的影响,所有治疗决策个体化。

  1. 手术治疗:彻底切除,局部缺损可直接缝合、皮瓣或植皮修复,是最有效地治愈方式,首选治疗,术中冰冻切片判断病灶是否切除干净。结节溃疡型切除范围在病灶周围4-5mm,面部可选择相对保守的安全范围;硬化型切除范围扩大到正常组织1cm以上,达深筋膜。NCCN基底细胞癌指南标准切除4mm宽的临床切缘。

  2. 放射治疗:对功能、美观及患者意愿可作为初始治疗手段,达到最佳总体效果。

  3. 化学治疗:复发率较高,整形科多不选择。

  4. 其他:光动力治疗、冷冻、咪喹莫特外用等。

一般来说,首选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仅适用于高龄及手术禁忌患者。


随访与预防

输入

前5年每6-12个月进行一次皮肤检查,后每年1次至终身;特别是多数复发在治疗后2年内,必须要严格随访。

患者同时要注意防晒、射线防护与自查。








相关阅读

出诊信息 预约挂号 特色诊疗 检查结果 就诊指南 微信

市一微信公众服务平台

返回顶部

地址:杭州市浣纱路261号

电话:0571-56005600

信箱:hzsyyy1@163.com

传真:0571-87914773

  • 订阅号

  • 服务号

Copyright © 2011-2025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浙ICP备05019227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202000483号 技术支持:新慧医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