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禁区的“舞蹈”——市一医院神经外科完成内镜下鞍结节脑膜瘤切除

张女士今年52岁,温州乐清人,半年前逐渐出现视物模糊,当时没有在意,觉得年纪大了、眼睛花了是正常,但是张女士的女儿不放心,一定要带着妈妈到医院检查。这一检查还真检查出“大问题” ——脑袋里长了颗肿瘤,经确诊为鞍结节脑膜瘤。而且这颗肿瘤非常“刁钻”,肿瘤向上挤压视神经交叉,向左包绕颈内动脉。突如其来的消息让家人措手不及。
温州、上海、杭州……辗转多家医院,医生检查完都觉得棘手,医生向他们交代的手术风险仿佛是一个个砝码,让本来就沉重的心理负担越来越沉重。


鞍结节脑膜瘤,也许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是陌生的。但对于医生来说,肿瘤位于手术禁区,周围都是极为重要的神经血管。如果要去切除这个位置的肿瘤,就需要衡量手术的风险。因为稍有不慎,触碰到周围的“地雷”,轻则眼睛无法睁开,瞳孔散大,完全失明;重则偏瘫,内分泌紊乱,长期昏迷,甚至死亡。这个部位进行手术,业内俗称手术禁区的“舞蹈”。况且该病人的肿瘤上挤压视神经,左侧包绕颈内动脉,如何处理鞍结节脑膜瘤,大家都有点投鼠忌器。
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母女俩来到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俞文华主任医师团队医师根据患者病情,立即进行了全科讨论。决定针对患者疾病特点,采用一种全新的手术方式——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手术治疗鞍结节脑膜瘤。在通力合作下,手术顺利,术后患者并没有留置常规手术防止脑脊液鼻漏所需的腰大池引流管。住院一周后患者出院,无任何并发症,视力正在逐步恢复。
据参与手术的神经外科江力副主任医师介绍说,这种手术入路的优势主要在最小损伤脑组织,相比开颅对周围无明显的牵拉作用,并且可肿直接处理肿瘤基底部,彻底清除被肿瘤侵犯的骨质和硬膜,做到Simpson I级切除即完全切除。形象一点说,就是可以将肿瘤连根拔起,永除后患。而且该术式完全没有可视的切口,创伤小,恢复较快。
鞍结节脑膜瘤神经内镜经鼻蝶入路手术中可按常规神经内镜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的经典手术步骤进行,切除程度以暴露双侧颈内动脉,视交叉,垂体柄,垂体上动脉,前交通动脉及后交通动脉为标准。

神经内镜经鼻蝶入路治疗鞍上肿瘤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也是本区域手术的难点,其技术关键在于磨除蝶骨平台、鞍结节、暴露鞍上区及视交叉池以及切除肿瘤后颅底脑脊液漏的修补。神经内镜在这方面提供了良好的角度,清晰的手术视野,可以直视下观察肿瘤的边界,形态,避免损伤视交叉及颈内动脉,但由于操作空间较小,需要术者对鞍区及鞍上解剖极为熟悉,对内镜技术有较高的掌握,目前该术式仅在全国少数几个神经外科中心开展。


相关阅读
- 11-10 名医在身边丨一次意外跌倒后,八旬大伯变得异常古怪!医生:这是疾病征兆,不容小觑
- 04-16 30岁年轻小伙突发中风,这些高危因素你可能都有
- 04-16 一天拉好几回,差点拉到“菊花”不保!这种生活习惯的人要特别当心!
- 04-16 只因同学一句话,女大学生一年减了54斤,直到走不了路……
- 04-16 “憋回去”的尿,都去哪儿了? 专家提醒:长时间憋尿,后果很严重
- 04-12 “精制碳水”吃太多很难活到90岁?
- 04-09 【市一观察】平均年龄66岁的姐妹仨“组团”整形,愿意为美“挨刀”的老人在增加
- 04-01 孕25周时“动了胎气”,孩子保得住吗……最近她给医生送来了锦旗!
- 04-01 6个大人轮流抱睡,一放平就断气!要人命的儿童鼾症,一号难求的专家这么说
- 04-01 廿四节气 | 清明养生重养肝,三款养肝方请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