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那颗想要熄灭的星星: 我们如此深爱的他们,究竟在经历着什么?

8月31日,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了一位某重点中学的高二女生。开学前夕,她选择了极端的方式,意图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 好在抢救及时,把她从死亡线上硬拉了回来。经过临床心理科评估,已被确诊为重度抑郁症,目前正在市一医院接受治疗。 这个平日里默默无闻的孩子,这一刻用如此悲怆的方式促使我们反思:我们如此深爱的他们,为什么会决绝地选择以自杀这样极端的方式,结束自己原本有无限可能的人生? 是现在的孩子们更加脆弱了吗? 来自英国杂志《经济学人》统计数据表明,中国青少年自杀率居全球第一;在国内,北医儿童发展中心发布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有约10万青少年死于自杀,平均每1分钟就有2人自杀死亡,有8人自杀未遂。 同时,青少年本身性格的缺陷也会导致他们容易走上极端。谢健主任介绍,自杀与多种精神障碍有关,其中最重要的精神障碍是抑郁症。另一方面,青春期本身就是个经历复杂发展,又充满矛盾的时期,这个阶段的青少年容易“越管越叛逆”,所以经常出现与父母大吵大闹、离家出走、甚至自杀的行为。 自始至终,孩子们都缺少一堂“生死课” 谢健主任认为,开展生命教育,给孩子上好一堂刻骨铭心的“生死课”,是从源头上预防青少年自杀的重要举措。 走进内心世界,扮演孩子的心灵导师 因此,谢健主任特别强调,加强对青少年的心理教育和辅导十分重要,培养孩子成长为一个心理足够强大的人,这是家庭和学校需要共同面对的课题。 一方面,父母是一座供孩子们避风港湾的教堂,来自家庭的温暖是消除青少年自杀意念的强有力的保护因子。父母要作孩子的“减压器”和“保护伞”,了解各个年龄段孩子的心理特点,少一点指责,多一点理解,让孩子可以百分百信任与依赖,可以在遇到挫折时从家庭中汲取力量与勇气。 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教会孩子们平衡情绪的有效方法、认识和肯定自身价值等,同时配备专业的心理健康辅导员,能够敏锐感知青少年每一个异常表现和每一个“求救信号”,对于有自杀倾向的青少年进行早期干预与治疗,不让一切变得“太迟”。 从事精神科临床与研究工作近四十年。主要研究方向为焦虑症、抑郁症、老年精神病学和会诊联络精神医学等。 主要兼职:中华医学会综合医院心身医学协作学组副组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精神医学分会 委员、中华医学会双相协作组成员、浙江省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候任主委、浙江省精神科医师协会副会长、浙江省抗癌协会肿瘤心理专委会 副主任委员、浙江省精神医学分会常委、浙江省精神医学分会儿童学组副组长、浙江省中西医结合精神医学分会常委、浙江省康复医学会睡眠分会常委、杭州市心身医学分会主任委员、杭州市精神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双相障碍》及《西部精神医学》编委。 文:王文婷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文由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发布,版权归医院所有 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如需转载,请留言申请,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
- 11-10 名医在身边丨一次意外跌倒后,八旬大伯变得异常古怪!医生:这是疾病征兆,不容小觑
- 04-16 30岁年轻小伙突发中风,这些高危因素你可能都有
- 04-16 一天拉好几回,差点拉到“菊花”不保!这种生活习惯的人要特别当心!
- 04-16 只因同学一句话,女大学生一年减了54斤,直到走不了路……
- 04-16 “憋回去”的尿,都去哪儿了? 专家提醒:长时间憋尿,后果很严重
- 04-12 “精制碳水”吃太多很难活到90岁?
- 04-09 【市一观察】平均年龄66岁的姐妹仨“组团”整形,愿意为美“挨刀”的老人在增加
- 04-01 孕25周时“动了胎气”,孩子保得住吗……最近她给医生送来了锦旗!
- 04-01 6个大人轮流抱睡,一放平就断气!要人命的儿童鼾症,一号难求的专家这么说
- 04-01 廿四节气 | 清明养生重养肝,三款养肝方请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