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沪杭两地重症医学主任沙龙在上海崇明岛举行

12月23日,第二届沪杭两地重症医学主住沙龙在上海崇明岛召开。我院ICU刘长文主任与上海长征医院陈德昌教授共同担任会议主席,来自上海长征医院、新华医院、瑞金医院、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上海东方医院、肺科医院、九龙医院、上海第三人民医院、海军411医院、上海同济大学附属医院和浙二医院、浙江邵逸夫医院、浙江省人民医院、浙江省中医院、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第二人民医院、第三人民医院、杭州市中医院、富阳市人民医院、建德市人民医院、桐卢中医院和余杭第二人民医院等多家单位的33名重症医学科主任参加会议。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诸杜明教授解读了2012年欧洲重症监护医学协会年会(ESICM)对重症患者肠道功能障碍使用专业名词和概念进行了深入解读,我院刘长文主任对2011~2012发表的重要营养支持的多篇文献进行解读,根据近几年的临床研究进一步探讨危重症急性期营养支持的特点和进一步正确理解2009 欧洲肠内与肠外营养指南(ESPEN)与2009 美国肠内与肠外营养指南(ASPEN)在危重症早期营养支持存在的分岐,会议期间围绕危重症急性胃肠损伤(AGI)和早期营养与代谢支持的特点进行了深入讨论,建议使用“急性胃肠损伤’这个概念并根据其严重程度分为四个等级。AGI I级是一个自限性的阶段,但进展为胃肠道功能障碍或衰竭风险较大;AGI II级(胃肠功能紊乱)需要干预措施来建胃肠道功能;AGIIIl级(胃肠功能衰竭)指胃肠道功能经干预处理后不能恢复;AGIⅣ级指急剧出现并立即威胁到生命的胃肠道功能衰竭。同时也认识到此指南缺乏针对胃肠道功能/功能障碍的客观检测指标,也无明确发生急性胃肠损伤的时间限定,还需要更多实践来完善。危重症早期营养支持一真存在争议,入ICU一周内给全能营养可能存在过渡喂养的风险,多篇文献提示过渡喂养可能增加患者死亡率,同时院内感染发生率增加、ICU停留时间延长、总体费用增加。故大多数专家认为危重症早期营养支持更应关注代谢特点,应采用低热卡及短期(应激期)低热卡,长期充足热卡/蛋白质的方法来满足临床实际,要重视指南的作用更应关注临床实践。会议讨论热烈,内容详实,紧贴临床实际,受到了与会人员的一致好评。最后浙江省危重分会候任主委浙江省人民医院孙仁华主任对上海同道发出邀请第三届沪杭两地重症医学主任沙龙将在明年5月份在杭州举行。

相关阅读
- 09-13 第八期“浙大市一.临床大讲堂”预告
- 05-24 2021年第三届湖畔眼底病高峰论坛暨浙江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玻璃体视网膜疾病诊疗进展》圆满举办
- 10-29 COVID-19流行期间重症监护中的床旁肺部超声
- 10-29 肝硬化患者的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和腹膜外感染(上)
- 10-20 妊高症回顾(上)
- 10-20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心血管疾病相关发病率和死亡率的系统评价分析
- 10-07 急性心梗后超声可发现的机械性并发症
- 10-07 做了一回赵半仙--高血压心脏病
- 10-07 综合生命支持降低暴发性心肌炎死亡率的多中心研究(上)
- 10-07 经鼻雾化吸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