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麻醉(疼痛)科邀请美国罗格斯大学陶元祥教授来院作学术讲座
发布时间:2016-07-07
浏览量:2118次
来源: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6月29日晚,麻醉(疼痛)科邀请到了美国罗格斯大学新泽西州立医学院麻醉系主任、疼痛医学研究中心主任、罗格斯大学新泽西州立医学院终身教授陶元祥,作了题为“围术期疼痛延长及其分子机制”的学术讲座,完整地讲述一个高质量实验课题的设计和实施过程。
术后疼痛的影响因素很多,围术期睡眠不足是可能的因素之一。陶教授指导的团队通过建立大鼠的睡眠剥夺模型,发现被连续剥夺睡眠3天后的大鼠术后疼痛恢复延长、背根节和脊髓背角神经元活动增强。进一步表观遗传学的研究发现这些改变和体内糖皮质激素引起的去甲基化酶(TET1)减少有关。而TET1又被证实可以导致背根节和脊髓背角阿片受体表达减少,由此延长术后疼痛恢复。实验设计步步推进、环环紧扣,显示了严谨的逻辑性。对于临床而言,这个实验结果提示,围术期保证患者充足的睡眠可能有助于术后疼痛的恢复,而对于睡眠不足的患者术后可能需要更多的阿片类药物。讲座结束后,现场医务人员积极提出问题并与陶教授互相讨论疼痛研究相关的问题,气氛友好而热烈。我们相信未来将与陶教授在疼痛研究领域开展进一步的合作。


相关阅读
- 09-13 第八期“浙大市一.临床大讲堂”预告
- 05-24 2021年第三届湖畔眼底病高峰论坛暨浙江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玻璃体视网膜疾病诊疗进展》圆满举办
- 10-29 COVID-19流行期间重症监护中的床旁肺部超声
- 10-29 肝硬化患者的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和腹膜外感染(上)
- 10-20 妊高症回顾(上)
- 10-20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心血管疾病相关发病率和死亡率的系统评价分析
- 10-07 急性心梗后超声可发现的机械性并发症
- 10-07 做了一回赵半仙--高血压心脏病
- 10-07 综合生命支持降低暴发性心肌炎死亡率的多中心研究(上)
- 10-07 经鼻雾化吸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