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科研教学- 学术交流 - 详情

肺栓塞的风险分层(上)

发布时间:2020-08-25 浏览量:10711次 来源: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翻译:苏俊/阮志强    校对:李沂玮

关键词

肺栓塞,风险分层,预后,死亡率,生物标志物,临床评估

关键点

    被诊断为肺栓塞的心脏骤停幸存者或出现休克的患者,其预后较差,应接受药物侵入性治疗。

    临床参数,生物标志物和影像学的各种组合可能为前30天的死亡风险提供合理预计。

    现有的关于肺栓塞预后的文献局限于对肺栓塞相关死亡的非标准化定义以及未能考虑到死亡的竞争风险。

    迄今为止,尚无研究表明实施风险分层策略指导治疗后死亡率会改善。

    许多评估预后工具的研究未能使用正确的方法学设计。


引言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的风险分层是PE管理中具有挑战性但令人满意的部分。鉴于有广泛的治疗选择,从紧急血栓切除术到不进行治疗,以及选择送患者进行紧急手术或入ICU,或出院进行门诊管理,风险分层非常重要。当进行治疗时,目前可用的治疗方法十分有效,在观察性研究中,死于PE的剩余风险不到1.5%。

在确诊PE之前对患者进行危险分层,更具有挑战性。例如当患者病情不稳定,无法接受结论性影像学检查时。但是,由于PE引起的心脏骤停与超过80%的住院死亡率相关,对于如此严重的PE的患者就无需进一步进行风险分层。同样,如果不是由新发的心律失常、血容量不足或败血症引起的休克,当收缩压低于90 mmHg或较基础值降低40 mmHg超过15分钟,则死亡风险极高,治疗可选择溶栓或血栓切除术,取决于当地的专业知识和医疗资源。


 数据表明,如果不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PE致死的风险是巨大的,但此风险很难准确地估计。导致右心功能不全的亚PE可能导致死亡,但死亡也可能与心肌梗死、气体交换障碍引起的呼吸衰竭、肺梗塞相关的咯血,甚至治疗引起的出血等并发症有关。因此,危险分层可能取决于凝血功能,及基础心肺功能、其他并存疾病、复发血栓的风险和治疗的疗效或危害。同样,急性期治疗后死亡可能是由于治疗后PE复发,或由于其他问题,例如晚期癌症或终末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不幸的是,证明死亡由于PE引起是困难的。对PE致死的定义和鉴别方面的难点在于,预后研究中,死亡原因通常都是典型的疾病。大多数被诊断为PE后死亡的患者都有与重大死亡风险相关的潜在疾病,且由于回顾性研究是不精确的且难以重复的,因此目前的临床获益也有限。患者死后计算机断层扫描肺血管造影(CTPA)无法使肺动脉显影,因此在鉴别致命性PE时没有意义。诊断致命性PE的参考标准可能是通过系统性尸检而得到,但即使这种昂贵且难以实施的方法也无法证明因果关系:通过尸检诊断与PE相关死亡的标准尚不明确。这些局限性强调了随机试验的重要性,该随机试验将干预措施与基于已证实的预后因素而选择的患者进行比较。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许多死于PE的患者可能是由于延误诊断并没有立即开始治疗而造成的。一些学者证明了诊断延迟的患者预后更差。此外,尸检中证实,相当一部分致命性PE一开始均没有怀疑PE。但提高医师对可疑PE的认识并及早开始治疗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


考虑到这些局限性,本综述力求就能够预测PE患者死亡预后的因素并提出假设,但要注意的是我们无法得出死亡归因于PE的结论。这种局限性将隐含在我们对所讨论的每个预后因素的结论中。

血栓数量


认为血栓数量与较高的死亡风险相关,这一观点似乎合乎逻辑,但是血栓数量的生物学和影像学不一定与死亡风险有关。我们首先讨论通过肺成像直接量化肺中的血栓,然后通过下肢静脉超声检查和D -二聚体水平间接量化血栓。


计算机断层扫描肺血管造影(CTPA)

历史上曾通过静脉造影剂肺动脉造影来评估动脉阻塞。CTPA已取代了该方法,与肺灌注显像技术一起提供可靠的梗阻估计值,为目前诊断的金标准。梗阻的严重程度可能与位置有关,特别是中央部位,即所谓的鞍状PE,但最好是通过反映全血管阻塞的阻塞指数(例如Mastora,Qanadli或Meyer评分)进行估算。最初人们认为这些评分与PE的临床严重程度和结果之间存在相关性,但2013年发表的一项荟萃分析显示,这些评分与30天死亡风险相关性较弱,且存在异质性。在同一荟萃分析中,发现肺动脉近端血栓与30天死亡风险不一致。

 最近,鞍型和非鞍型PE患者的回顾性配对队列显示,诊断PE后短期(<6小时)或院内死亡率无差异。因此,在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患者中,无论梗阻指数还是PE位置均无法指导溶栓药物或血栓切除术的进行。


经胸壁超声心动图

经胸超声心动图直观的感受血栓是一个了不起的发现。一项对6项研究的荟萃分析显示,有右心室血栓证据与没有右心室血栓证据的患者相比,30天死亡风险增加了3倍。然而,这些结果因缺乏对患者血液动力学状态的校正而存在偏差。因此,经食管超声心动图上的血栓可视化对诊断很有用,但尚未证明识别心内血栓有助于血栓风险评估和指导治疗。事实上,作者也发现溶栓药物和抗凝药物相比死亡率没有差异,但从统计学上讲,抗凝组的复发率较低。


下肢静脉超声

可能导致栓塞和导致血液动力学不稳的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可能会有所帮助。2016年发表的一项荟萃分析发现,急性PE患者并发DVT与30天死亡率之间存在关联([OR] 1.89;95% [CI],1.52–2.36),但下肢静脉超声检查阳性对早期死亡的预测价值仅为6.2%。此外,一项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PREPIC)显示,在伴有DVT和复发性危险因素的急性PE患者中,系统性地插入下腔静脉滤器并不能预防死亡或复发。


D-二聚体

除可视化血栓外,D-二聚体水平的测定被认为与血块负荷和右心室功能障碍有关。在一项基于22项研究的荟萃分析中,有5项研究(2885例患者)评估了短期死亡率和D-二聚体水平之间的相关性(4项研究为住院或15天死亡率,1项研究为30天死亡率)。高于预后临界值的患者短期风险更高死亡率(OR,2.76;95%CI,1.83-4.14)。但是,这些结果的相关性可能有限,因为研究使用了不同的临界值和不同的D-二聚体测定法。

临床指标


晕厥

与PE相关的晕厥之所以令人担忧,是因为短暂影响脑灌注的栓子(推测晕厥的机制)可能会持续损害脑血液循环。最近对28项研究进行的荟萃分析发现晕厥与30天死亡率之间存在显着相关性(OR,1.73;95%CI,1.22–2.47)。但是,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与晕厥的表现之间存在很强的关联。当将荟萃分析仅限于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患者时,晕厥与住院死亡率(OR,0.50;95%CI,0.18–1.43)或30天死亡率(OR,1.09;95%CI,0.55–2.16)无关。这一发现表明,只有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才能将晕厥作为可靠的预测死亡风险因素。晕厥不应被视为死亡率的独立指标。


低血压

低血压在急性PE中很少出现,最近估计在40,000多名新发PE患者中占比3.9%。显然,血流动力学衰竭的患者预后较差,但令人惊讶的是,仅有有限的数据支持这一观点。在最近发表的一项对4组连续PE患者的荟萃分析中,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在前90天内的全因死亡的OR值为5.9(95%CI,2.7–13.0)。一项对1300多名最初出现收缩期动脉低血压(定义为血压小于100 mmHg)的患者或因内科疾病而无法活动(OR,2.89;95%CI,1.31-6.39)患者的前瞻性研究发现,短期(1周)真实死亡率显着增加(OR,3.35;95%CI,1.51-5.41)。

基于早前的一项研究表明可使死亡率降低50%,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仍然是溶栓治疗中唯一被广泛认同的适应症。


咯血

咯血是PE的一种相对罕见的表现。据我们所知,尚无研究描述与咯血相关的死亡风险增加。与PE相关的咯血大多数与肺梗死有关,不太可能导致致命性出血。


临床评分

已经开发了许多基于临床数据的规则来对PE患者的风险进行分层。最著名的是肺栓塞严重度指数(PESI)评分,简化的肺栓塞严重度指数(sPESI),Hestia标准和Geneva预测评分。


肺栓塞严重度指数(PESI)和简化肺栓塞严重度指数(sPESI)

PESI最初源自对诊断为PE的患者进行的大型回顾性研究,以预测30天的死亡率。它包括11项临床标准,并将患者分为5个风险类别,从极低风险组的90天死亡率0%到极高风险组的18%不等。因为它可以预测全因死亡率,因此发现年龄和癌症是主要的预测因素也就不足为奇。PESI后来被简化为sPESI。它包括6个权重相同的项目。它已被验证并证明与原始的PESI一样准确。随后被实施并用于选择适合门诊治疗的患者。没有满足任何sPESI项目的PE患者,即使出院治疗,死亡风险也非常低。它还被用于生物标记和影像学研究,以进一步评估患者的死亡风险。

Hestia标准

Hestia标准是一个检查表,当存在表中核检项目时,应对新诊断的PE患者安排住院治疗。它们与严重程度评分不一样,对随访期间的死亡率进行了研究表明,在不符合任何Hestia项目的患者中,全因死亡的风险非常低。存在1项或以上的Hestia项目已被推荐作为需要干预治疗的标准,但该指标并没有进一步对患者进行风险分层,也没有进行随机试验。

Geneva预测评分

经典的日内瓦评分是一个预后风险评估模型,用来预测诊断为PE患者的不良结局。不良结局不仅包括死亡,还包括大出血和复发静脉血栓栓塞。它包括6个项目,但不如sPESI实用,因为它需要近端腿部静脉超声检查和动脉血样的采集。值得注意的是,有DVT病史和/或近端存在DVT被发现与严重不良事件风险独立相关,尽管相关性较弱。其他临床项目都是PESI评分的一部分。


(未完待续……)









相关阅读

出诊信息 预约挂号 特色诊疗 检查结果 就诊指南 微信

市一微信公众服务平台

返回顶部

地址:杭州市浣纱路261号

电话:0571-56005600

信箱:hzsyyy1@163.com

传真:0571-87914773

  • 订阅号

  • 服务号

Copyright © 2011-2024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浙ICP备05019227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202000483号 技术支持:新慧医联